中西合璧是什么意思,中西合璧是啥意思
咨询微信:1808
9⒏2
84
70
中西合璧
“中西合璧”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,醉早出自《西京杂记》。它原指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特点,现多用来比喻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念融合在一起,创造出新的、独特的美感或效果。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,当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东西方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。如今,“中西合璧”已经成为了一种创新和包容的象征,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借鉴,共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。
中西合璧是啥意思
“中西合璧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zhōng xī hé bì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和建筑、名胜合到一块。其中,“中西”指的是中国和外国;“合璧”原指将两块美玉合成一璧,比喻好事;也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合并在一起,形成一种新的美好形态。
这个成语出自南朝·梁·萧绎的《纂要》:“晋世帝云:‘晋朝之德,使人无不知;今之人士,谁不钦仰?’于是乎日月光华,风雅颇闻,岂非兼善天下,博采众长,故能道艺辉焕,照耀区宇,岂非中西合璧,八音克谐之意乎?”
中西合璧是什么意思
“中西合璧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zhōng xī hé bì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风格融合在一起,创造出新的独特风格或形式。
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,其中“中西”指的是中国和西方,而“合璧”则原指将两块美玉合成一块,后来引申为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,形成新的整体。
例如,在艺术领域,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结合,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,这就是“中西合璧”的体现。在建筑领域,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的结合,也常常被人们称为“中西合璧”。
总的来说,“中西合璧”这个成语强调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,以及创新的重要性。
团购热线:18O8⒐828470